闸阀以其通道直、流阻小、结构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电力、化工和城市管网等领域。然而,在2025年6月的多个项目运维案例中,我们发现不少用户反映:闸阀关闭后仍出现泄漏、流量未断的现象。
这一“关闭不严”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,可能导致系统压力不稳、介质浪费,甚至引发设备安全隐患。本文将分析导致闸阀关闭不严的常见原因,并给出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建议。
一、常见原因分析
1. 密封面损坏或异物卡阻
闸板与阀座之间是关键的密封面。如果密封面锈蚀、划伤,或有沙粒、焊渣等异物夹杂,都会造成阀门无法完全关闭。
2. 阀杆螺纹损坏或滑丝
阀杆与闸板连接部分的螺纹若因频繁启闭、润滑不足或腐蚀而损坏,旋转阀杆时闸板无法同步下压,关闭不到位。
3. 闸板变形或松脱
部分低质量或使用年限长的闸板,因材质不达标或受压变形,使得其在关闭时不能与阀座完全贴合,形成渗漏通道。
4. 操作不到位
手轮未完全旋紧,或电动装置限位设置不正确,也会导致“看似关闭,实则未严密”的假象。
二、解决与维护建议
✅ 定期清洁管道系统
在安装阀门前、系统运行后应定期清洗管道,防止杂质沉积在阀座区域。
✅ 检查并修复密封面
对于轻微划痕或锈蚀,可采用研磨膏进行密封面修复;严重磨损则需更换阀座或闸板。
✅ 更换或修复阀杆组件
检查阀杆螺纹是否有脱扣、断牙现象,及时更换配套组件并补充耐高温润滑脂。
✅ 调整电动执行器限位
如使用电动闸阀,建议在2025年6月的季度检修中,重新校准开关限位器,确保关闭到位。
✅ 选用标准化品牌产品
采购时应选择具有标准认证的闸阀产品,避免使用材质不达标的杂牌产品引发早期故障。
三、总结
闸阀关闭不严,看似小问题,却隐藏系统安全隐患。通过合理选型、定期维护、及时修复,可以显著降低该类问题的发生频率。在2025年,越来越多工厂已将“阀门密封状态”纳入日常巡检重点,借助可视化巡检表格或二维码设备档案系统,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。